还没火几年的葡萄酒小酒馆迎来“淘汰赛”

2025-10-15 09:55

近日,有业内人士向WBO透露:“今年以来上海已经淘汰掉了很多葡萄酒主题酒馆,特别是在静安区武定路一带。”而这一现象并非孤例,WBO观察到在成都、北京等城市,部分葡萄酒主题酒馆也面临经营压力。


那么,葡萄酒主题酒馆的现状到底如何?


部分城市出现闭店现象,上海尤为明显


葡萄酒主题酒馆最初流行于上海,逐步辐射到全国的一线城市。


“上海的葡萄酒主题酒馆已经太多了,竞争激烈,所以淘汰率非常高,估计一半的酒馆会在这一轮洗牌中被淘汰。”德国汉凯集团中国区代表顾育平对WBO透露。


“上海武定路才开业不久的一些葡萄酒主题酒馆,目前已经是歇业转店的状态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。武定路在上海属于网红街,客群多元,客流量也不错,但这里的葡萄酒主题酒馆却依旧逃不过闭店的命运。


“其实在武定路、安福路、巨鹿路等曾经葡萄酒主题酒馆扎堆的街区,近半年里已经换了一波面孔。去年这个时候,这条街上同时有四五家葡萄酒主题酒馆,现在只剩少数还在坚持。”上海一位熟悉葡萄酒主题酒馆业态的酒商徐涛表示:“关门的原因各不相同,有的是租金太高撑不下去,有的是老板决定去做别的生意了。”





这一现象并非上海独有。成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酒商表示,成都的葡萄酒主题酒馆是在2021年左右兴起的,在前几年的经济环境下还不错。但是这两年,本地一些非核心商圈、特色不鲜明的葡萄酒吧经营压力巨大,今年以来转让的门店增加。另外其曾经营的葡萄酒主题酒馆目前也已经不再接待消费者,而是另作他用。


成都葡萄酒进口商张铎告诉WBO:“过去我们给多家葡萄酒主题酒馆做供应商,但现在很多都已停止合作。近两年许多这样的酒馆关门闭店,我们的一些合作方也不例外。目前经营状况依然艰难。”


北京东科佳酿四海酒业负责人丁亚东坦言,今年包括葡萄酒主题酒馆在内的酒馆业态经营压力明显增大。他指出:“我们合作的葡萄酒酒馆虽然还没出现闭店,但我知道北京这边确实有关门的。原因很简单,就是运营成本撑不住,一直赔钱,实在开不下去了。”


这些葡萄酒主题酒馆的退出,也反映出这类业态当前面临的普遍困境。


市场饱和、租金压力、消费降频与运营成本攀升


市场严重饱和是主因。“最大的问题是店太多了,”顾育平直言,“上海的葡萄酒氛围比较浓烈,几乎每个热门商圈都有多家葡萄酒馆,客源分流严重。新店不断开张,进一步加剧了竞争。”


租金成本是另一个现实压力。“像武康路、安福路这样的地段,租金一直很高,”一位仍在坚守的店主算了一笔账,“一杯葡萄酒卖七八十元,听起来不便宜,但扣除成本后真正能赚到的有限。如果客流不够稳定,很难覆盖每个月的固定开支。”


据这位店主透露:“100平左右的葡萄酒主题酒馆,每月租金要3万多元,还不算其他的成本,压力很大。”


除了竞争与成本,需求的收缩同样致命。丁亚东坦言:“一个关键因素是,大家外出消费的频率明显降低了。”当消费者减少非必要社交开支时,定位休闲体验的葡萄酒主题酒馆也受到直接冲击。


餐食也成为影响葡萄酒主题酒馆生存的因素之一。徐涛表示,“多数葡萄酒馆都会提供配套餐食,业态也从早期的西餐简餐,逐步扩展到云贵融合菜等新派菜系。然而,引入餐食在丰富体验的同时,也带来了成本控制、餐酒搭配专业性以及口味接受度等挑战。其中,持续走高的运营成本,也导致部分门店难以维系。”


此外,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“现在客人不只是来喝酒的,”顾育平表示,“消费者希望的葡萄酒主题酒馆需要有舒适的环境、好听的音乐、合口味的简餐,还要有能聊天放松的氛围。如果只是简单地把葡萄酒卖给客人,很难留住人。”


“最早的很多店是葡萄酒爱好者开的,情怀驱动多于商业考量。”顾育平还指出,“但餐饮是快速变化的行业,跟传统葡萄酒生意不一样。如果产品、体验不能持续更新,很容易被市场淘汰。”


“成都的情况和上海、北京还不太一样,虽然是新一线城市,年轻消费群体也大,但实际上成都的葡萄酒氛围并不是很浓烈,贸然开葡萄酒主题酒馆,面临的风险是很高的。”张铎坦言,“在成都,据我所知能够勉强盈利的店,面积在三五十平米以内,仅老板一人运营,这类模式虽能基本维持生存,但运营压力大,十分辛苦。此外,市场上精酿啤酒、清酒和鸡尾酒的主题酒馆选择很多,比葡萄酒馆更受市场欢迎。”


北京一位酒商汪淼还指出,有一些葡萄酒主题酒馆关门的根源还在于投资方也撑不下去了:“其实当前的葡萄酒市场并不是非常乐观,很多的葡萄酒主题酒馆有葡萄酒进口商独资或者入股的,现在市场不景气,难免会有酒商为了资金周转,会选择撤资或者直接关店。”


仍有新的入局者和坚守者


不过,葡萄酒主题酒馆业态在淘汰“老店”的同时,也涌入新的入局者。


“上海的情况是虽然有门店淘汰,但是也有很多新的葡萄酒主题酒馆在开业。”顾育平指出:“现在一些商业房租在降,这对新开的店很有利。他们能用更低的成本拿到铺子,装修风格也更敢尝试,整体上更对如今年轻人的胃口。成本低了,定位又准,新店自然比那些背着高租金老店更有竞争力。老店一批批被淘汰,虽然残酷,但整个主题酒馆行业其实是在这个过程中,被逼着快速成长、走向成熟。”


另外,也有部分葡萄酒主题酒馆经营得不错,一家上海的葡萄酒主题酒馆负责人表示,“通过打造以三四百种白葡萄酒和起泡酒为特色的酒单,我们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女性顾客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能抓住女性消费群体,是维持盈利的关键。”


与此同时,以“爱杯”为代表的99元葡萄酒畅饮模式仍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。在北京和上海、成都,这类模式仍有持续的获客能力。


由此可见葡萄酒主题酒馆正迎来“淘汰赛”。业内人士指出,新玩家不断入场,老店通过精准定位寻求生机,这恰恰印证了市场的残酷筛选。不过,市场并未触顶,只是对经营者的专业能力与创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葡萄酒主题酒馆想要继续生存,或许需要更加注重精准定位、情绪价值与可持续运营的成熟业态。


*部分图源小红书APP

*部分受访者为化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