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致酒行遭遇最惨Q3!净利润同比暴跌2112.6%,亏损2.55亿元
酒类市场深度调整期,流通商日子难过。今日,A股唯一的酒类流通企业华致酒行(300755)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也表现不佳。
财报中显示,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.1亿元,同比下降35.7%;归母净利润亏损2.55亿元,同比下降2112.6%。这也是华致酒行自2019年挂牌上市以来的最惨Q3。
01 华致酒行迎最惨Q3,亏损2.55亿元
据华致酒行2025年前三季报财报显示,公司营业收入为51.6亿元,同比下降34.1%;归母净利润亏损1.99亿元,同比下降218.5%;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.39亿元,同比下降260.0%。
其中第三季度,公司营业收入为12.1亿元,同比下降35.7%;归母净利润亏损2.55亿元,同比下降2112.6%;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2.72亿元,同比下降2393.9%。
截至三季度末,公司总资产50.67亿元,较上年度末下降28.8%;归母净资产为29.21亿元,较上年度末下降7.5%。
从其近五年的财报数据来看,2021-2025年,第三季报的净利润分别为2.15亿元、3269.69万元、8002.99万元、1266.7万元、-2.55亿元。从高位2.15亿元跌到-2.55亿元,华致酒行迎来了最惨Q3。
对于第三季度业绩锐减,华致酒行在财报中指出,是经济形势变化及政策影响导致市场消费需求下降,消费需求疲软直接导致公司库存商品销售受阻。
02 名酒失守,资产减值拖累华致酒行业绩
白酒板块占华致酒行总收入比重仍超过90%,进口烈酒与葡萄酒板块总计不超过10%。
白酒板块中其主要经销茅台、五粮液等名酒产品,并以“名酒保真”作为卖点。但与茅台、五粮液等头部酒企的深度合作未能抵消市场价格体系的动荡。飞天茅台、普通五粮液等主力产品终端价格下行,渠道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,华致酒行此前的名酒存货面临巨大的减值压力。
以飞天茅台为例,市场散瓶价从去年的2600元一路下跌至1700元以下。从单纯的价格数据来看,2025年飞天茅台终端价格较上一年同期下跌超30%,这也再次加大了华致酒行的库存减值压力。
今年前三季度,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达3.25亿元,同比暴增超过114.63倍,拖累公司的业绩表现。
四川一位白酒经销商汪淼表示:“目前华致酒行自有产品及各门店库存整体高企,这可能是导致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。库存量大、动销缓慢,叠加名酒跌价因素影响,下游渠道商普遍不再囤货,导致打款意愿大幅下降。”
酒类市场低迷之下,华致酒行也在加大力度清理积压库存。财报显示,截至今年9月末,公司的存货价值约23.57亿元,较年初下降27.7%。不过,截至9月末,华致酒行存货仍占公司总资产的46.51%,处于较高水平。
另外,报告中也提到,华致酒行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.55亿元,较上年同期有所改善,主要系库存减少带来的现金流入增加所致。
一位成都熟悉华致酒行的酒商张强表示:“为加速去库存,华致酒行今年采取了严格的措施。明确要求各地分公司对现有库存,包括中高端名庄酒在内执行‘只出不进’的原则。同时,大幅削减甚至叫停了以往占比较高的地方采购,从根本上控制新库存的产生。”
“对于高端酒水,分公司已采取不备货策略。”有四川华致加盟商反映,像精品茅台这类贵价酒,日常在成都并无库存,需从北京仓库临时调拨,往往因时间问题无法满足客户的即时需求。
另外,对于葡萄酒等板块,有浙江地区华致加盟商透露:“在当前葡萄酒板块,其业务重点明确聚焦于奔富、拉菲等知名品牌。华致酒行也并未引入牛市精酿啤酒进行销售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财报中显示华致酒行的销售费用下降了40.33%,主要系销售人员数量减少,随之职工薪酬费用同比下降所致。可见其调整内部结构,缩减人员规模,极力在做节流策略。
有业内人士指出,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是酒行业面临挑战的主要原因,叠加政策影响与电商冲击,不仅华致酒行,整个酒类行业,从生产端、流通端到零售终端,都承受着巨大压力。这一点在华致酒行的报表中已得到体现,作为连锁零售端的代表,其业绩下滑直接反映了烟酒门店层面的困境,预计年底行业整体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。
*部分受访者为化名